人才盘点是盘活企业的发动机

  • 来源:凯道咨询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8-03 09:26
  • 1065 次阅读


一、人才盘点不是查人头,而是盘活企业的“发动机”
某制造业龙头HR总监在峰会上直言:“我们曾以为盘点就是数人,后来发现盘的不是人,是企业的命脉。”真正有效的人才盘点要抓住四大核心:
1.盘战略:先画业务地图,再找人
传统企业常犯的错误是“关起门定战略”。但市场变化快时,战略是打出来的。
就像某电商平台做支付系统,是因为发现交易需要担保;布局云计算,是看到中小企业缺数据能力。盘点的第一步是看清业务方向——我们要攻哪座山头?
2.盘组织:你的公司是“机器”还是“生态”?
某制造业高管曾坦言:“早年我们要求员工别问为什么,做就行。”这是工业时代的管理逻辑——把人当螺丝钉。
但数字化时代,客户要个性化(比如定制冰箱),员工要话语权(讨厌信息差)。若组织还像机器般僵硬,人才再多也转不动。
3.盘缺口:关键岗位≠高管岗位
一家连锁餐饮的店长离职,当月业绩暴跌40%。关键岗位是战略链上的“卡点”,评估维度很实际:
  • 离了这人业务会不会崩?(比如西贝型的店长)
  • 他决策影响多少人?(工厂技术总监)
  • 高管眼中谁不可替代?(其实这个问题问老板最直接)
4.盘活水:别让人才池变“死水”
某互联网大厂全年动态盘点:1月评估领导力、3月考核“业绩+价值观+带团队能力”、新人入职90天追踪、晋升前深度测评。
好池子要流动——谁该晋升?谁要调动?谁该淘汰?其实数据沉淀在系统里,逐步实现人岗智能匹配。

二、不同企业,盘点方法天差地别

1.实体企业:“抓关键”
这类企业业务稳定,人才密度低。盘点核心是:
  • 定期做:一年1-2次,像机器保养
  • 抓重点:20%关键岗位(高管、核心技术岗)
  • 看三样:业绩达成没?能力够不够?未来潜力如何?
2.互联网企业:“全员动”
互联网行业市场变化快、人才密度高,必须高频动态盘点:
  • 随时盘:业务会上观察主管评估能力
  • 全员看:新人调研防文化稀释,管理者考核50%看带团队能力(新人闪离会扣分)
  • 分层管:成熟业务用稳重型人才(守江山),创新业务用敢闯的年轻人(开疆土)
三、判断你家公司该用哪种模式:看两个指标!
1.业务特点
如果公司业务稳定,产品和服务相对固定,像一些传统制造业,可能更适合偏常规、细致的人才盘点模式,注重员工技能熟练度、生产流程把控能力等方面的评估。
要是业务变化快,像互联网企业,经常推出新产品、新服务,那就需要更灵活、侧重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盘点模式,快速识别出能跟上业务变化节奏的人才。
2.企业规模
小型企业人数少,组织架构简单,不需要太复杂的盘点流程,重点放在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上就行,通过直接沟通、业绩数据等方式就能大致了解人才状况。
大型企业规模大、层级多、业务复杂,就得采用更系统、全面的盘点方法,要涉及多轮评估、数据分析模型等,才能准确把握整个企业的人才情况。
四、做盘点时容易踩的坑(痛点)
1.为了盘点而盘点
有些公司老板看别的企业做人才盘点,自己也跟风做,却没搞清楚为啥要做。既不明确解决什么关键问题,也没有合适的评估工具和应用方向。
我们有个客户,老板突然让做人才盘点,HR经理一脸懵,不知道从哪下手。找了8家咨询公司,最后找到了我们GHR。试听了半天才明白,原来做人才盘点,得先搞懂公司业务战略、组织架构,再结合岗位特点确定评估维度,这样才有意义。
2.将人才盘点当作“万金油”
人才盘点不是万能的,不能啥问题都指望它解决。比如某公司老板想精简人员,提升人效,就让HR部门用人才盘点衡量员工与岗位匹配度。结果HR部门发现工作量巨大,公司胜任力体系又不完善,根本没法在规定时间和成本内完成。
其实,人才盘点一般用于关键岗位继任、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,评定全员人岗是否匹配,成本太高,像这种情况,用“任职资格+绩效”检验更快捷。
3.HR唱独角戏
光靠HR,是做不好人才盘点的。在正式开展盘点前,HR必须得搞定老板和中高管。如果直接跳过这一步,作为过来人,很坚定的告诉你:结果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
我在设计人才盘点轻咨询项目时,对企业都有基本的要求:老板和各部门负责人,必须和HR一样投入到项目中来。
你想,如果只是HR一个人忙前忙后,其他管理者只是按要求填个表打个分,这样的盘点做与不做意义都不大。你耗时耗力,花1个月时间做完了项目,得到的却是是一群分数都差不多的表格,你把员工往九宫格的位置一排,发现大家都在二三的位置,都是公司的明星人才绩优人才。盘点的结果很好看,但绝不是公司人才的真实情况!
4.因“时机不成熟”而放弃
去年,我朋友所在的制造业公司准备做人才盘点项目。他们想对大区中高层进行盘点,结果元老们纷纷反对,说HR部门不了解业务,最后老板只能放弃。
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粗放管理模式得向精细化转变,人才盘点很有必要。所以我后来建议他——可以先选一个配合的大区试点,把盘点目的和好处跟区域老总讲清楚,让他看到价值,后续再逐步推广。要是担心内部阻力太大,也可以请第三方的专业人员来做,以保证客观公正。
五、人才盘点的本质
当你不再纠结“要不要盘”,而是思考“业务需要什么人才”,盘点才真正开始创造价值。
伟大的企业都有伟大的组织,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,而组织的僵化首先在于人才管理的僵化,企业业务飞速发展,外部环境变化多端,人才盘点和梯队建设应遵循动态管理,而动态管理就是匹配方向大致正确的战略表现。
“立足现在,放眼未来”,人才盘点,就是在盘活我们的人力资本,我们构建人才梯队,就是在发展我们的人力资本。
用人才驱动组织,用组织驱动业务,用业务驱动战略,基于战略的人才盘点和人才梯队建设,就是要建立起公司立体的人才管理体系,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,为组织的未来未雨绸缪,排兵布阵。
从技术层面上来说,公司规模小或者作为操盘人的HR能力经验不多时,人才盘点不需要做的复杂,可以从一个轻量级的人才盘点做起。

HR只要掌握基本工具方法,再辅助做一些学习提升(课程、书籍等),实施起来难度并不大。